250米以上建筑要設直升機救助設施
為規(guī)范超高層建筑的規(guī)劃設計管理,市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局印發(fā)了《南昌市超高層建筑規(guī)劃設計管理規(guī)定(試行)》(以下簡稱《規(guī)定》),對超高層建筑避難層(間)、頂部造型、建筑間距、建筑退讓等設計進行了規(guī)范,4月1日起施行?!兑?guī)定》明確,南昌市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樓頂應設置直升機救助設施。
建筑高度超過100米宜設置直升機停機坪
《規(guī)定》明確,超高層建筑的高度應合理確定,位于臨江、臨湖、臨山、景區(qū)、廣場、機場等城市重點地段的超高層建筑,應符合該地段的規(guī)劃管控要求。同時,《規(guī)定》還要求,南昌市超高層建筑規(guī)劃、建筑設計方案已批準的,按原要求執(zhí)行;重新調整規(guī)劃、建筑設計方案的,應按4月1日實施的《規(guī)定》執(zhí)行。
對于超高層建筑頂部設計方面,南昌市明確,超高層建筑頂部因造型需要設置裝飾構架、無使用功能的建(構)筑物和桿狀物(避雷針、天線電桿、旗桿等除外)的,高度一般不得超過建筑總高度的1/10。因特殊需要,構架高度超過建筑總高度1/10的,其建設工程規(guī)劃設計方案應經過專家論證。此外,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、250米及以下的超高層建筑宜設置直升機停機坪或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;25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應設置直升機停機坪或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。
超高層建筑之間山墻間距不得小于20米
據悉,南昌市建筑高度在100米及以下部分,其間距按照《南昌市城市規(guī)劃管理技術規(guī)定》執(zhí)行。超高層居住建筑與居住建筑南北向垂直布置的,且位于居住建筑南側,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下部分,其間距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0.3倍,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部分,其間距按超高部分高度的0.05倍計算。也就是說,與建筑高度100米及以下居住建筑東西向垂直布置的,其間距不得小于15米;與建筑高度100米以上居住建筑東西向垂直布置的,其間距不得小于20米。
超高層非居住建筑與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時,南北向間距不小于較低建筑高度的0.6倍,且不得小于21米,東西向間距不小于較低建筑高度的0.4倍,且不得小于13米,建筑高度在50米及50米以上100米以下部分,按照每4米增加1米計算,100米以上不再增加。同時,超高層建筑與建筑高度100米及以下的建筑山墻間距不得小于15米;超高層建筑之間的山墻間距不得小于20米。
避難層(間)結構層高不應超過5.1米
《規(guī)定》明確,超高層建筑應設置避難層(間),避難層(間)結構層高不應超過5.1米。據悉,避難層是指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筑,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疏散避難的樓層;避難間是指為消防安全專門設置的供人們避難的房間。
記者了解到,南昌市避難層(間)按《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(guī)范》計算建筑面積,其中避難間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;非避難間(如樓梯間、電梯井、其它功能性用房等)建筑面積計入容積率。避難層(間)凈面積應能滿足設計避難人數的要求,當建筑高度為100米以上至250米時,避難層(間)凈面積應按不小于0.20平方米/人計算,超出0.25平方米/人以外部分計入容積率;當建筑高度大于250米時,避難層(間)凈面積應按不小于0.25平方米/人計算,超出0.3平方米/人以外部分計入容積率。
超高層建筑退讓綠線距離不得小于10米
記者了解到,南昌市超高層建筑退讓用地邊界距離不得小于規(guī)定建筑間距的一半。超高層建筑相鄰城市道路,其退讓道路紅線距離按道路寬度進行控制,道路紅線寬度小于15米時,退讓道路紅線距離不得小于10米;道路紅線寬度大于等于15米,小于25米時,退讓道路紅線距離不得小于15米;道路紅線寬度大于等于25米,小于40米時,退讓道路紅線距離不得小于20米;道路紅線寬度大于等于40米時,退讓道路紅線距離不得小于25米。
“我市超高層建筑主出入口臨城市道路的,退距應在以上規(guī)定基礎上再增加5米;超高層建筑相鄰城市綠地的,退讓綠線距離不得小于10米;超高層建筑相鄰河道的,退讓藍線距離不得小于15米。”據市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局相關人員介紹,《規(guī)定》適用于西湖區(qū)、東湖區(qū)、青山湖區(qū)、青云譜區(qū)、紅谷灘新區(qū)、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,其它縣、區(qū)可參照執(zhí)行。